如今,众多美国大学纷纷重拾标化考试要求,诸如哈佛、达特茅斯、耶鲁、布朗等顶尖名校均已明确,25 Fall或26 Fall的申请者需提交SAT考试成绩/ACT考试成绩。
其实,在此前标化可选政策执行期间,大部分心怀名校梦的申请者依旧会主动提交标化成绩,且成绩颇为亮眼。以24 Fall的耶鲁新生为例,超76%的学生提交了SAT考试成绩或ACT考试成绩,其SAT平均分更是高达1550分。随着越来越多名校恢复标化要求,标化成绩在申请中的分量愈发凸显。对于有志于冲击Top 30美本的同学而言,SAT考试成绩1500+方能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不过,在开启SAT机考刷分模式前,大家务必要先深入了解美本对学生SAT考试成绩的具体要求,做到“知己知彼”,进而精准确定考试目标,科学规划备考路径。
今天,我们就从大学招生官视角出发,揭秘几个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招生官如何看待SAT成绩单?
很多家长和同学拿到成绩单后只关注分数,但其实,在美国大学招生官眼中,排名的重要性要大于名次。
根据历届录取学生来看,哈佛、耶鲁、斯坦福等名校学生SAT成绩排名基本都是前1%,除非是有其它特长加成,比如艺术国际大奖、奥运奖牌选手,否则前3%根本不够上藤校。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说,除非体育爬藤,否则上名校的第一道硬门槛就是:成绩。
那上面的SAT成绩前3%能进TOP 30其它学校吗?不一定。
美国大部分大学采用的都是Holistic Review评估法则,会对申请者进行综合考察,最终做出录取决定。
成绩是硬门槛,但最终录取结果是和申请者的综合条件挂钩的。
比如父母没上过学,孩子是家里第一代大学生。那么当招生官看到这位同学的SAT成绩单,总分打败了97%的对手,这个成绩,也是可以考虑一下的。
他的数学成绩比较有优势,排在前2%,如果同学申请的正好是理工方向的专业,那么招生官心里的录取权重就会再次增加。
此时招生官会综合评估他的其他申请材料,如果GPA成绩不错,在3.8、甚至3.9以上,课外活动也比较积极,拿到过理工类竞赛奖项、是学校社团、组织的骨干或领导人,也参加过比较多的社区、环保等为公众谋福利的活动,那么招生官很可能就会给这位同学一个机会。
要不要重考SAT?
关于【要不要重考SAT】这个问题,大家要综合考试分数和考试时间来看待。
01分数要达标
分数上,需要考虑的是目标院校的分数要求和往届录取新生实际分数情况。
比如目标是麻省理工学院,申请者SAT成绩是1540分,排名在前1%;阅读与文法成绩750分,排名前2%;数学成绩790分,排名前1%。
先看总分。麻省理工往年录取SAT数据为:23 Fall 新生,中间段50%的学生SAT成绩为1520-1580分, 其中数学部分在780-800分之间, 阅读与文法部分在740-780分之间。
所以这位同学的SAT总分成绩在往年录取新生中属于中下游,不占绝对优势,但也符合申请条件。
再看排名。这位同学的阅读与文法并不符合哈耶普斯麻只要前1%的要求,但如果同学申请的是理工方向专业,招生官可能不会立刻拒绝他,而会去对比参考他的其它申请材料和背景。
如果这位同学GPA满分、课外活动丰富,个人背景也很有竞争力,把SAT阅读与文法成绩的不足补回来了,那么招生官可能也会给这位申请者录取的机会。
但大家都知道,美国大学对亚裔同学要求会格外高,而且亚裔考生SAT成绩普遍卷。根据CB官方最新发布的2024年全球SAT成绩报告来看,亚裔考试2024年SAT成绩平均分比全球平均分高出200分。另外,今年全球SAT成绩在1400-1600区间的考生有14万多,占总考生人数的7%。
所以对亚裔同学来说,SAT成绩容错率极低。如果目标大学真的是哈耶普斯麻,文法却只能排进前2%,大家还是争取再考一次SAT,尽量不要侥幸去博那1%,而是将总分和单科成绩都成绩都稳稳保持在前1%。这样在申请中会更保险一些。
但除了单次分数,有些学校还允许SAT拼分,即“SAT Superscore”政策。
在学生递交SAT成绩报告后,大学将参考学生所提交的所有SAT考试中各单项最佳分数,相加形成Superscore进行评估。
比如,学生参加了两次SAT考试,在第二次考试的时候,阅读和写作分数提高了80分,但是数学低了10分。这种情况下,学生的Superscore成绩报告即为第一次SAT考试的数学分数和第二次SAT考试的阅读和写作分数的组合。
这样看是不是很有优势?取最高分,无论是总分还是单科分数,都会漂亮很多。但大家别忘了,允许拼分的是所有申请者,并不是只有我们。所以综合对比下,大家还是在同一“起跑线”,拼分优势可能并不明显。
由于每年大学申请的标化政策都有可能发生变化,所以小火箭提醒大家,申请前要访问学校官网,查看最新招生政策,选择合适的送分方式。
02时效要保证
大家可能听过一个说法:SAT成绩只在5年内有效。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这一误传可能来源于CB官网的一段描述:
如果考生离开高中一年并且一年内没有考试的话,成绩会被存档。考试时间在五年或者更长时间发送给大学的官方报告会附加一条消息,解释与最近成绩相比,它们可能不太有效地预测大学学业成绩。
所以官方对成绩有效期并没有做出明确规定,但有些大学会要求提供2年内的SAT成绩,有些大学也要求提供3年内的SAT成绩,具体以学校要求为准。
目前亚太区行业内普遍认为SAT成绩最佳时效为2年,有些国际学校也不允许学生在10年级或11年级之前报考SAT。所以建议大家以2年期内SAT成绩作为申请材料为佳,以确保成绩的有效性和认可度。
如果大家在9年级就考了SAT,那么最好在11、12年级留心自己目标大学的SAT政策,确保自己的成绩有参考价值。如果梦校建议学生提交2年内的SAT成绩单,那么即使9年级就拿到了1550+的惊人成就,恐怕也要在11年级重考一次了。
SAT成绩是不是越高越好?
SAT成绩是不是越高越好?这个问题大家可能会觉得是句废话,但其实不然。
前面说到,美国大部分大学采用的都是Holistic Review评估法则,看重的是申请者的综合成绩。所以SAT成绩要和其它学术成绩配套才行,否则SAT高分反而会引起招生官怀疑,成为申请“扣分项”。
SAT和托福考试都是对基础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的综合表现,如果申请者这两种成绩“不在同一水平段”,那么引起招生官的怀疑也不足为奇了。
举个例子,某位同学托福成绩100分,一个月后SAT成绩却考到了1530分,这种情况就容易让招生官对这位同学的成绩存疑。
此时SAT的“高分成绩”不仅不会赢得招生官的好感,反而容易引起招生官的怀疑——这位同学的SAT成绩是否存在水分?
如果同学们想申请到顶尖的美国大学,一定要确保自己的各项考试成绩“齐头并进”。包括但不限于GPA、国际课程考试成绩、标化语言考试成绩。只有“门门高分”,才能在激烈的申请季中脱颖而出。